F1赛事_赛车赛事 登录|注册 + 免费发布信息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队专栏

f1车队有没有奥迪(奥迪参加F1)

  • 发布时间:2022-09-22 12:24:05 作者:Anita

1.奥迪参加F1没有参加F1的原因如下:奥迪:参加F1的车必须是相同的技术,要求赛车都是后驱,奥迪没有制造后驱车的经验,因此不参加F1比赛。宝马:宝马退出F1除了战绩不佳之外,宝马退出F1也算是“战略性调整”,宝马的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薄弱使得车队之后比赛举步维艰,赛季大部分时间里车队都在困境中挣扎,自09年退出F1之后,把赛车的重心转向FE赛...

1.奥迪参加F1

没有参加F1的原因如下:

奥迪:参加F1的车必须是相同的技术,要求赛车都是后驱,奥迪没有制造后驱车的经验,因此不参加F1比赛。

宝马:宝马退出F1除了战绩不佳之外,宝马退出F1也算是“战略性调整”,宝马的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薄弱使得车队之后比赛举步维艰,赛季大部分时间里车队都在困境中挣扎,自09年退出F1之后,把赛车的重心转向FE赛事,在电动赛车领域非常有竞争力。

2.奥迪f1车队

发动机:V8,2.4排量,每缸4气门,自然吸气引擎。最大功率是700马力,在引擎18000转左右的时候阐扬出来,变速箱为半自动7档(原来米娜尔迪等小车队是六档)序列式变速箱,拨片换挡。百公里油耗70-75升,引擎极限转速19000转,百公里加速2.5秒左右,急速为320公里左右。不过也有车队用v10引擎。

3.奥迪参加勒芒

宝马是因为付出了得不到回报,而奥迪纯粹技术问题,因为F1要后驱车型而正好是奥迪软肋,所以奥迪转战勒芒

4.f1赛车奥迪

W型发动机是大众集团的专利,只有大众旗下的车型才有使用,比如奥迪 A8,大众 辉腾,宾利 欧陆和布加迪。

5.奥迪参加过f1比赛吗?

机械四驱故障率低,对路面反映要比电子四驱快,四驱不是奥迪最先发明的,但是是奥迪第一个将四驱技术应用在轿车上并且发扬光大的,可以说奥迪是轿车四驱的鼻祖!


宝马的驾驶乐趣更多的是来源于它50:50的前后配重比和前置后驱的发动机布局以及沉重的转向和较硬的悬挂,当然这只是说民用轿车里宝马的驾驶乐趣确实是顶尖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奔驰/奥迪就不能造具有驾驶乐趣的轿车,这是每一个车厂的定位。比如宝马在赛车领域就不行,虽然参加了F1,但基本上是垫底的,而且F1只要舍得花钱都可以参加的,在赛车领域,宝马是不如奥迪的,而且奥迪在赛车领域的辉煌是宝马望尘莫及的。


宝马的X-Driver是电子控制的。

6.奥迪参加勒芒是什么车

这款车是奥迪生产的高性能跑车。这辆跑车使用中档发动机。R8是基于奥迪勒芒quattro概念车的量产车型,这也是奥迪的第一款中档发动机车型。发动机的位置决定了这款车独特的车身比例。

钢铁侠驾驶的最常见的汽车是奥迪R8,这是奥迪生产的高性能跑车。这辆跑车使用中档发动机。R8是基于奥迪勒芒quattro概念车的量产车型,这也是奥迪拥有的第一款中档发动机车型。发动机的位置决定了这款车独特的车身比例。

7.奥迪参加达喀尔

达喀尔金金属漆

朱鹭白

水晶银金属漆

幻影黑珠光漆

柚木棕金属漆

火山红金属漆

8.奥迪参加过哪些赛事

说到奥迪的LOGO,就必须要提到一个人——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1899年11月,年仅31岁的奥古斯特·霍希辞去了奔驰公司车辆制造车间经理的职务,开启了创业生涯。他在科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霍希公司,并于1901年生产出了第一台霍希汽车。在1899年,霍希汽车品牌成立之时,霍希汽车就有了自己的LOGO,它是一个以“H”和“Horch”组合而成的形似皇冠的标识。霍希品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代表了当时德国汽车工业和技术的顶尖水平,同时也是优雅、豪华和至尊的代名词。



事业的顺利让霍希信心倍增,痴迷于技术的霍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把很多早在奔驰公司工作时就开始萌动的创新性想法付诸实施。但结果并不如愿,1909年,霍希研制的六缸发动机汽车未能再续辉煌,在Herkomer Run赛事中失利后与董事会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生性不羁的霍希一怒之下离开了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并于1909年6月,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August Horch Automobiliwerke GmbH公司,但是不久便收到了霍希公司的起诉,原因是霍希的新公司采用了自己的名字命名,霍希输掉了官司,并被禁止使用自己的名称来注册新公司。为了注册新的公司,霍希不得不为新公司起一个全新的名称。一次,霍希在与朋友讨论该用什么名字为新公司命名时,正在写拉丁语作业的儿子随口说到“叫Audi不好吗?”。原来horch是德语“倾听”的意思,而拉丁语中audi也同是“倾听”之意。霍希在听到这个建议后如获至宝,于是奥迪品牌就这样诞生了。奥迪公司成立了之后,奥迪汽车的标志也随之诞生,当时奥迪的LOGO是由一个倒三角、半个圆球和数字“1”组合而成。



1932年6月29日,世界经济大萧条造成的豪华车市场急剧萎缩,国外汽车厂家引发的价格战使德国各汽车公司蒙受很大损失。德国汽车工业发现很难依靠自身解决这些财务问题,需要银行贷款的支持。于是,德国萨克森州银行为几家公司提供了贷款,不过为了保持其在汽车行业的利益,以奥迪、霍希、DKW小奇迹和漫游者四家公司为基础,建立了汽车联盟,总资产为1450万德国马克。在汽车联盟成立之后,其内部的四个品牌有各自的目标市场:霍希继续专注于3升8缸以上的顶级豪华车;奥迪主打2.0-3.3升直列6缸豪华车;漫游者侧重1.6-2.6升的中型汽车;DKW包揽了1.0L排量以下的小型“国民车”和摩托车,并在二战前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1933年,汽车联盟第一次以公司的形象出现在德国汽车展上,汽车联盟展出了自己的四环标志,四家公司的商标被揉合在一起,象征着四个成员公司之间牢不可摧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奥迪的车标会是四个环的原因。



从1933年到1939年间汽车联盟成立之后便迅速发展:其销售额从6千5百万德国马克稳步上升至2亿7千6百万德国马克;员工从8000人增长至23000多人;摩托车的年产量从12000辆增长至59000辆;汽车年产量从17000辆增长至67000辆。正当汽车联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的时候,二战的爆发终止了汽车联盟的发展,最后一辆民用汽车是在1940年制造的。从那以后,汽车联盟被迫按政府指示进行生产,其生产的车辆只用于军事。二战结束之后,地处德国东部的汽车联盟被苏联红军没收,麾下四大品牌连同公司一道被当局“注销”。此后,1949年汽车联盟的一些骨干冒险逃亡到西德,在慕尼黑附近的英格尔斯塔特成立了一家新的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而此前的四环LOGO被继续沿用,只是稍加改动一些。



1965年,新汽车联盟在几经周折后被大众汽车公司收购,实际上当时新汽车联盟成了大众汽车公司的一个工厂,生产大众甲壳虫汽车,并且自己并没有独立研发的权利。随着大众完成收购,新汽车联盟的标志也随即确定。标志取消了“AUTO UNION”字样,仅保留了四个圆环。随后在1968年,汽车联盟的工程师们背着大众的狼堡总部,从无到有独立开发出了战后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车型,这款车经过讨论后使用了奥迪的名称,而车标使用了全新的四个圈,这就是第一代奥迪100。同时,DKW、漫游者、霍希品牌被永久的封存。



1969年,公司与NSU汽车公司签立了合并协议,新公司奥迪-NSU成立,虽然有过几年的风光,但是石油危机让公司再次受挫。1975年底,汽车工业回暖,奥迪-NSU生产的车也全部更名为奥迪,部分车型还在车侧悬挂有上图的“Audi”标志。



虽然奥迪汽车的四个圈标识一直沿用至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奥迪百年庆典上,奥迪还将品牌标识进行了更改。更换了“Audi”的字体,同时靠左处理。但是车标一直没有改变。





代表车系

奥迪的车型主要分为A系列、Q系列、TT、R8以及S系列、RS系列等。


A系列是奥迪的普通轿车,代表车型有A3、A4、A6、A8,分别对应A、B、C、D级轿车,竞争对手分别是宝马的1系、3系、5系、7系和奔驰的B级、C级、E级、S级。而A5和A7则分别对应的是A4和A6的COUPE版本。

9.奥迪参加wrc赛事

标致206WRC(2002年)

标致206WRC属于那种天生强大的拉力赛车,短轴距非常适合拉力比赛中高速转向,加上从TTE过档的技师在调校悬挂和设计涡轮增压方面相当有经验,整部206WRC战车在不同的路况有着强大的战斗力,更可贵的是砂石路面上表现优异之余,在柏油路的速度也很平均,也就难怪206WRC让标致继205T16后再次在WRC赛场上称霸三年之久。

三菱Lancer Evolution V(1998年)

其实在诞生这部EvolutionV之前,三菱就一直大刀阔斧地改进赛车,终于在1996年的夺冠坚定EvolutionV的改进方向,整台发动机强化后扭矩有质的跳升,进排气管进行重新调节,包括外抛的翼子版在内气流动力学部件相当高效地提升了赛车的稳定性和速度,车手只要掌握好赛车的速度临界点,那已经能跑得很快,在当时来说,这部EvolutionV在改装完善程度上是“超班”的。

雪铁龙Xsara WRC(2004年)

当仁不让的“柏油路之王”,与标致同属PSA集团的雪铁龙在发展这辆XsaraWRC很明显有标致兄弟帮忙的。但整部XsaraWRC的设定有浓重的偏向性,在干燥、高速的柏油路上,赛车有很凌厉的转向反应,在出弯时候的指向性相当高,有效帮助车手在不长的特殊赛段中抢占时间。另外,在2004年赛季中,赛车在砂石路等较恶劣路面表现都有显著进步,现在的XsaraWRC综合实力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WRC赛车。

斯巴鲁ImprezaWRC(1997年)

一辆倾斯巴鲁“厂力”发展WRC赛车,传统的四驱系统和独特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完全得到“赛车化”升级,配合扰流效果很好空气动力学部件,ImprezaWRC在复合性的路面有很强势表现,尤其是赛车前后重量分布上很出色,重心较低的发动机也实在提高弯中的稳定性,也近年最均衡、最美丽的斯巴鲁赛车。

奥迪Quattro(1982年)

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拉力赛车,奥迪Quattro太传奇了,就是这部适应性很高的Quattro四驱动系统的应用让很多人对驱动技术有了恍然大悟的重新认识,保证了当时巨大的动力不会被浪费,所以赛道表现快得惊人,只是有整套四驱系统对于当时来说过于复杂和过重,才导致后来发展的止步,但一点也无碍它成为经典。

斯柯达Fabia(1994年)

1994年的WRC英国站RAC拉力赛,谁也不可能想到一辆1600cc自然吸气前轮驱动的N组赛车居然站在了颁奖台上,获得了全场第三!当然,那年的英国站实在是情况糟糕,恶劣的天气造成很低的能见度,大量赛车退出,但是以一辆N组1600cc赛车获得这样的成绩的确震撼车坛,而斯柯达Fabia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经典。

福特RS200(1985年)

福特一直热衷于WRC赛事,RS200和Escort都是经典的赛车。RS200为B组规格,中置发动机四轮驱动,最大马力达到500匹。而其民用版本限量生产,有200匹、300匹和500匹三种马力输出供选择,由于数量奇少,因此成为收藏家们追求的车型。RS200造型独特却不夸张,当年其综合实力相当强悍备受称赞,但是由于运气和车手水平制约,一直没有太出色的成绩。

蓝旗亚Stratos(1976年)

兰旗亚Stratos首先吸引我们的当然是它那靓丽的造型,原形车由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室博通出品,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造型更是出众。兰旗亚Stratos采用的是法拉利Dino发动机,最大马力输出为270匹,重量950kg,后轮驱动,0-100km/h加速用时约5.4秒。兰旗亚Stratos在1970年代有17场分站获胜记录,是哪个年代WRC的绝对强者。

蓝旗亚DeltaIntegraleHF(1991年)

46个WRC分站获胜记录缔造者,先后多名世界上最顶尖车手为其效力,兰旗亚DeltaIntegraleHF是A组时代最杰出的赛车,甚至是一件出色的艺术品。兰旗亚DeltaIntegraleHF是第一个将2000cc涡轮增压发动机推向完善正规化的车型,同时它的四驱系统也相当出色,为日后WRC全面向四驱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标致205 T16(1986年)

1985年和1986年连续两年的WRC冠军得主,实力绝对不一般。那时候正是WRC发展得最为疯狂的时候,所以205T16也是风风火火,成为WRCB组绝唱。450匹马力输出的205T16采用中置四驱形式,重量仅有910kg,可是说是几乎不受约束的化外之民。205T16对于标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赛车,被厂方视为镇山之宝。

1、WRC在各站比赛选择在世界各地的特色地点,高原、沙漠、山地、雪域,再加上穿越众多当地集镇、特色建筑,视觉感一流。

2、与F1昂贵的票价不同,WRC不但不用买门票,而且可以自己选择赛段并站在赛道边上最近距离接近比赛接近赛车,自由度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远超其它任何赛车。

3、F1虽然车速高,但车辆始终沿着赛道上固定的线路平稳行驶,而WRC赛车虽然车速没有F1快,但是车辆驶过时会带起滚滚烟尘,而且还会出现跳跃、侧滑、冲水等漂亮场景,同一弯道不同车手的过弯表现也会截然不同,更具有欣赏性。

4、WRC赛车都是量产车改装,对于多数作为车主的观众而言,更容易产生共鸣,各种具体改装项目对于狂热爱好者而言也完全有效仿的可能。

5、由于路况的复杂以及赛道的漫长,WRC的悬念及意外发生率都远超F1,让人感觉更加刺激和扣人心弦。

10.奥迪参加达喀尔拉力赛

  奥迪A4L金色是达喀尔金。

  奥迪 A4L是由一汽大众公司制造并于2003年4月上市的一款热门B级车型,做为率先引入长轴距和涡轮概念的车型,从B5到B8,A4L的销量一直经久不衰。

  新款A4L舍弃了泪眼设计,增加了quattro四驱模式,外形更加时尚运动,动力和操控性更加出众。车型内饰做工精致,科技配置丰富,空间充裕,在B级车型中拥有较好的实用性。

12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 资讯
  • 报告

Copyright © 2021 F1赛事 F1赛事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52
友情提示: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