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事_赛车赛事 登录|注册 + 免费发布信息
  • 报告
  •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车队专栏

本田f1车队排名(f1有本田吗)

  • 发布时间:2022-09-23 23:16:05 作者:Anita

1.f1有本田吗本田怎么说也是比较年轻的车队,05年刚从BAR英美车队转成本田厂商,因此,本田还从未在中上游车队立足。最多是中游。想必大家一定还记得04年勇夺车队第二、车手第三的好成绩,那一年它作为英美的崛起确实令行内行外都大吃一惊。但这只是个意外。但自从05年规则大改革,赛季中转为厂商的本田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变化,于是从那一年起,本田开始越跌越深。究其...

1.f1有本田吗

本田怎么说也是比较年轻的车队,05年刚从BAR英美车队转成本田厂商,因此,本田还从未在中上游车队立足。

最多是中游。想必大家一定还记得04年勇夺车队第二、车手第三的好成绩,那一年它作为英美的崛起确实令行内行外都大吃一惊。但这只是个意外。但自从05年规则大改革,赛季中转为厂商的本田由于没有足够的经验来应对变化,于是从那一年起,本田开始越跌越深。究其原因,不在乎其二:没有老牌车队的经验;没有能良好合作的赞助商,没有技术支撑。

2.本田在f1

一般 排名中游 不过这已经很厉害了

3.本田有f1车队么

1964年 - 首次进入F1

  本田于1964年在纽博格林赛道举行的德国大奖赛中首次进入F1,驾驶本田赛车的新秀车手罗尼-巴克奴(Ronnie Bucknum)的正赛发车位是最后一位。正赛中,巴克奴因为赛车悬挂故障退赛,最高曾跑到第九位。

  1965年 - 赢得首个分站冠军

  在进入F1的第二年本田就迎来了首个分站冠军。美国车手里奇-金瑟尔(Richie Ginther)在墨西哥大奖赛中赢得胜利,那只是本田车队所参加的第11场大奖赛。

  1967年 - 年终第四名

  本田车队在1967赛季取得年终积分第四名,那一年里英国名将约翰-苏蒂斯(John Surtees)在意大利大奖赛获胜。但是本田没有再接再厉,他们在1968赛季结束之后退出F1。

  1986年 - 世界冠军

  本田以引擎供应商的形式与威廉姆斯车队合作,在1986年获得F1车队世界冠军,并在下一年蝉联,巴西车手尼尔森-皮奎特(Nelson Piquet)同时获得车手世界冠军。

  1987年 - 包揽大奖赛前四名

  1987年的英国大奖赛,搭载本田引擎的车队车手包揽了比赛前四名。

  1988年 - 统治F1赛场

  这是本田最辉煌的一个F1赛季。使用本田引擎的迈凯轮车队,两位巨星车手雅顿-塞纳与阿兰-普罗斯特包揽了全年16个分站的15次胜利(唯一失利是因为自家两位车手撞车),其中10站比赛包揽分站前二,年终积分是第二名的三倍。该纪录前无古人,恐后无来者。

  1992年- 短暂退出F1

  1992年底,作为引擎供应商的本田再一次退出F1。当时,本田作为引擎供应商的成就取得是8个车队及车手世界冠军。

  1999年 - 重返F1

  本田再次以引擎供应商的身份重返F1,他们所支援的是英美车队。

  2006年 - 以制造商身份参赛

  本田收购了英美车队,以制造商身份参加F1比赛。英国车手巴顿在当年的匈牙利大奖赛中赢得分站胜利。

  2008年 - 宣布退出F1

4.本田f1

f1指的是电喷版,不是传统化油器供油的,而是用高压喷嘴直接将汽油喷成雾状。电喷供油精准,省油,环保,冷天好启动,怠数稳定。电喷供油是大趋势,摩托车国四排标一出,化油器摩托将停产。

5.本田为什么不玩f1了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本田厂商支持不住车队的开销,车队的消费入不敷出.最重要的是没一点成绩,最终导致车队倒闭.F1对于厂商来说只是广告牌,对于私人车队来说就是个人爱好(或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来取得更好的商业机会)

6.本田发动机f1

FI电喷系统是五羊自已搞的,PGM系统是本田公司研发的,iFI在油耗、燃油效率等方面不如PGM-FI的,iFI的车前期曾发生飞车、缸头发等问题。


I-fi肯定是闭环电喷,包括忧忧的e-fi电喷也是闭环,但比起pgm-fi确实要差些,生产成本至少差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目前也就pgm-fi,dcp-fi,西门子,马瑞利,德尔福要更好些。


PGM-FI可根据具体排气情况、发动机转数、发动机内油温等具体情况,将燃料箱内置的电子式压送泵送出的燃料雾化成最佳状态,调整好空燃比后喷射进气缸,实现最佳燃烧状态。PGM-FI令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同排量普通化油器车型提高约15%,同时动力性能也得到了增强。


电喷,是一类发动机,与化油器式发动机有很大的区别,起动电喷发动机时,一般无需踩油门,因为电喷发动机都有冷起动加浓、自动冷车快怠速功能,能保证发动机不论在冷车或热车状态下顺利起动。

7.本田f1是什么车

f1不是本田吗,而是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

本田日本公司于2015年与迈凯伦一起重返F1,成为引擎供应商。在经历了三个艰难的赛季之后,这种关系结束了,本田花了一年的时间为AlphaTauri提供产品,然后从2019年开始也为红牛提供产品。本田在过去两个赛季中取得了五场胜利。

8.本田f1车型

法拉利F2008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法拉利F2008

底盘结构 碳纤维蜂窝状复合结构

悬挂 前后主动式推杆-扭转弹簧独立悬挂

变速箱 7挡快速换挡变速箱+1倒挡

换挡方式 半自动连续式

变速箱电子系统 受限

变速箱安装方式 纵置

变速箱材质 碳纤维

制动系统 碳纤维刹车碟

车身总重 605公斤(含水、润滑油和车手)

燃油型号 壳牌V-Power-ULG6

引擎代号 056

汽缸形式 90度V8

燃油喷射系统 Magneti-Marelli数字电子喷射

缸体材质 铝质

气阀数量 32气阀

引擎排量 2398毫升

活塞直径 98毫米

引擎质量 大于95公斤

轮胎 普利司通

轮毂尺寸 前后13英寸BBS轮毂

润滑油型号 壳牌SL-1098

迈凯轮MP4-23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迈凯轮MP4-23

引擎代号 梅赛德斯-奔驰FO108V

底盘 迈凯轮碳/铝蜂窝状复合材料模具一体

成型(配备前后防冲击机构/安全油箱)

引擎排量 2.4升

前后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推杆结构

气缸形式 90度V8

悬挂减震器 Koni

引擎最高转速 19000转/分(FIA自2007年限定)

变速箱 7挡半自动变速箱+1倒挡

活塞直径 98毫米(FIA限定)

离合器控制方式 手动

气缸间距 106.5毫米

轮胎型号 普利司通Potenza

气阀数量 32气阀

电池品牌 GS-Yuasa-Corporation

燃油 美孚1号无铅汽油(5.75%生物燃油)

方向盘 迈凯轮助力转向

润滑油 美孚1号

电子系统 迈凯轮

引擎质量 95公斤(FIA限定最低质量)

轮毂品牌 Enkei

无线电 Kenwood

雷诺R28技术参数:

底盘 碳铝蜂窝状复合结构模具成型 车身总长 4800毫米

前悬挂 碳纤维上下叉臂(零龙骨) 车身总宽 1800毫米

后悬挂 碳纤维上下叉臂/垂直扭杆/平置减震器 车身总高 950毫米

变速箱 7挡钛质快速换档变速箱+1倒挡 前轮轮距 1450毫米

油箱 ATL凯夫拉强化橡胶油箱 后轮轮距 1400毫米

冷却系统 油水分离冷却

整车质量 605KG(含车手、摄像头、压舱物)

电子系统 迈凯轮-微软标准ECU

引擎代号 雷诺RS27

刹车系统 碳纤维刹车碟/衬垫(Hitco)/卡钳(AP)

引擎排量 2400cc

驾驶舱 碳纤维可抽取式座椅、冲压成型 引擎结构 90度V8

引擎质量 95KG

最高转速 19000转/分

火花塞 冠军牌 ECU MES-SECU

燃油 埃尔夫

润滑油 埃尔夫

宝马-索伯F1.08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宝马F1.08 车身总长 4600毫米

单体壳 碳纤维单体壳 车身总高 1000毫米

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带碳纤维推杆和转向拉杆) 车身总宽 1800毫米

前轮轮距 1470毫米 后轮轮距 1410毫米

车身轴距 3130毫米

车身总重 605KG(含车手/空油箱)

轮毂 OZ 引擎代号 宝马P86/8

轮胎 普利司通Potenza

引擎形式 90度V8

气阀数量 24

阀门控制 气动

气缸盖 铝制

引擎缸体 铝质

活塞 铝质 连杆 钛

曲轴 钢质 润滑系统 干式机油底

引擎管理系统 标准ECU

火化塞 NGK

节气门控制 液压

最高转速 19000转/分

底盘电子系统 迈凯轮电子系统公司产品

变速箱 7挡快速换挡变速箱(碳纤维离合器)

威廉姆斯FW30技术参数:

底盘 碳铝蜂窝状复合结构模具成型 车身总长 4500毫米

前悬挂 碳纤维上下叉臂(零龙骨) 车身总宽 1800毫米

后悬挂 碳纤维上下叉臂 车身总高 950毫米

变速箱 7挡快速换档变速箱+1倒挡(铝质外壳) 整车质量 605KG

油箱 ATL凯夫拉强化橡胶油箱 引擎代号 丰田RVX-08

冷却系统 油水分离冷却+变速箱散热器 引擎结构 90度V8

电子系统 迈凯轮-微软标准ECU 引擎排量 2400CC

刹车系统 AP碳纤维刹车系统 引擎质量 95KG

驾驶舱 碳纤维可抽取式座椅、6点式安全带 最高转速 19000转/分

燃油品牌 巴西石油 轮胎 普利司通(前350mm后375mm

丰田全新TF108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丰田TF108 车身总长 4636毫米

单体壳 碳纤维蜂窝状复合结构模具一体成型 车身总高 950毫米

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带碳纤维推杆和转向拉杆) 车身总宽 1800毫米

减震器 Penske 车身总重 605KG(含车手和摄像头)

轮毂 BBS镁合金铸造轮毂 引擎代号 丰田RVX-08

轮胎 普利司通Potenza 引擎形式 90度V8

刹车 Brembo刹车卡钳 气阀数量 24

转向系统 丰田助力转向、丰田碳纤维方向盘

(配备丰田Magneti-Marelli显示器)

最大功率 接近740匹

驾驶座椅 碳纤维 最高转速 19000转/分

电子系统 丰田/Magneti-Marelli加SECU 阀门控制 气动

变速箱 7挡+1倒挡 节气门控制 液压

油箱 ATL安全油箱 火花塞 电装公司

燃油品牌 埃索 润滑油 埃索

本田RA108技术参数 底盘 碳纤维蜂窝状复合结构模具成型 车身总长 4700毫米

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主动推杆/扭转弹簧 车身总高 950毫米

减震器 Showa 车身总宽 1800毫米

轮毂 BBS镁合金铸造轮毂 引擎代号 本田RA808E

轮胎 普利司通Potenza 引擎排量 2.4升

制动卡钳 Alcon 引擎形式 V8自然吸气式

制动碟/制动衬垫 碳/碳 引擎夹角 90度

转向系统 本田助力转向 最大输出功率 大于700PS

方向盘 本田碳纤维方向盘 最高转速 19000转/分

电子系统 FIASECU/FIA冻结电子电气系统 气阀结构 每缸四气阀/气动

变速箱 7挡碳纤维外壳变速箱 节气门控制 电子液压控制

档位选择 连续式/半自动/液压换档 火花塞 NGK

离合器 碳纤维压盘 燃油 日本石油

红牛RB4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RB4 底盘 碳/铝复合结构

前后悬挂 碳纤维双叉臂 推杆 扭杆弹簧 机械防倾杆 制动卡钳 Brembo

制动碟片 Hitco 制动衬垫 Hitco

变速箱 7挡连续式半自动变速箱 离合器品牌 AP

轮毂品牌 OZ 轮胎 普利司通

前轮毂尺寸 12.7x13英寸 后轮毂尺寸 13.4英寸x13英寸

引擎电子系统 (FIA)MESL 整备质量 605KG

引擎代号 雷诺RS27-2008 气缸数量 8

气阀数量 32 气缸夹角 90度

动力输出 未公布 扭矩输出 未公布

引擎管理 FIA标准控制单元TAG310B 润滑油 埃尔夫

重量 95公斤 燃油 埃尔夫

红牛二队STR02技术参数: 车型代号 红牛STR02B 引擎代号 056

底盘结构 碳纤维蜂窝状复合结构 汽缸形式 90度V8

悬挂 前后上下双叉臂/扭转弹簧/防倾杆 燃油喷射系统 Magneti-Marelli数字电子喷射

变速箱 7挡快速换挡变速箱+1倒挡 缸体材质 铝质

换挡方式 半自动连续式 气阀数量 32气阀

变速箱电子系统 受限 引擎排量 2398毫升

变速箱安装方式 纵置 活塞直径 98毫米

离合器 AP离合器 引擎质量 大于95公斤

制动系统 碳纤维刹车碟(Brembo卡钳、hitco刹车碟) 轮胎 普利司通

车身总重 605公斤(含水、润滑油和车手) 轮毂尺寸 前后13英寸AVUS轮毂

燃油 壳牌 润滑油 壳牌

9.本田f1赛车

2005年本田F1赛车搭载V10引擎的马力达到了接近1000匹,同年蒙托亚在意大利蒙扎赛道跑出372.6km/h的赛道极速记录,同年本田车队先在莫哈韦沙漠机场跑出了415KM/h,接着在美国巴纳维亚盐滩跑出超过400km/h的极速,并且得到官方认证。

赛车运动起源于1894年,当时的比赛对参赛车辆没有任何限制,直到1904年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成立后,出于公平性与安全性,开始尝试对参赛车辆进行分类和限制。

10.本田参加过F1吗

F1车队引擎四大供应商为:雷诺、梅赛德斯、法拉利、本田。

目前参加F1大奖赛的车队共有十支,四大供应商为其提供引擎。具体情况如下:

雷诺车队引擎提供商:雷诺;

梅赛德斯奔驰车队引擎供应商:梅赛德斯;

阿斯顿马丁车队引擎供应商:梅赛德斯;

迈凯轮车队引擎供应商:梅赛德斯;

威廉姆斯车队引擎供应商:梅赛德斯;

法拉利车队引擎供应商:法拉利;

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引擎供应商:法拉利;

哈斯车队引擎供应商:法拉利;

红牛车队引擎供应商:本田;

红牛二队引擎供应商:本田。

11.本田在f1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红牛车队和红牛二队

二零二一赛季,本田动力为红牛车队和红牛二队(也叫小红牛车队)提供动力单元。而且今年红牛车队还有望争夺车队和车手总冠军,这与本田公司提供的动力单元发挥出色有很大关系。之前本田为麦克拉伦车队提供了动力单元,但是那段时间,麦克拉伦发挥很差。听说2022赛季开始,本田要退出F1了。

12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 资讯
  • 报告

Copyright © 2021 F1赛事 F1赛事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2021006107号-352
友情提示: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